【名师解读】2025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

2025年07月09日 09:07:36 来源:武老师中考云备考研究院整理

       注重重庆地域文化特点新闻写作首次入题。命题专家表示,今年的语文试题遵循“守正创新,稳中有变”理念,在保持试题延续性的基础上,持续深化改革,呈现出以下鲜明特色。

一、全面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

       1.价值导向,彰显学科育人功能

       试题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(如红岩精神)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(如人工智能),引导文化自信,彰显语文学科育人功能。优秀传统文化方面,综合性学习的“孝亲敬老”、文言文的君子高洁人格、文学类文本的勤劳善良、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,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。这次特别注重重庆地域文化特点,如基础部分的文段涉及重庆城市景观、自然风光、历史文化、红岩精神,第4题还特别对重庆城市精神的内涵进行探讨,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认同。

       2.依标命题,全面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

       语用方面:第6题综合性学习中的口语交际、实用类文本第18题体现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。思维方面:第5题整本书阅读、第16题传统人事、第21题作文均涉及评价思辨;第11题的多文本比较、第20题拟写评价标准涉及发现探究。审美方面:古诗文积累和文言文阅读,凸显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体验;散文阅读涉及文学审美……以此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。试题遵循新课标倡导的“教学评一致”,体现教考衔接,显性或隐性关联教材,如关联教材中的新闻单元、“孝亲敬老”综合性学习等,对一线教学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。

       3.着力实践,考查真实情境中问题解决能力

       试卷设置了多项实践性任务,如围绕“文化之约”主题,设置“巴渝文化寻踪”“经典文化濡染”“优秀传统文化承传”三个任务。第6题讨论“孝”的内涵,转述活动通知。“实用类文本阅读”在“编辑AI新闻专版”主题活动中,设置“新闻阅读”“新闻采访”“新闻写作”三个任务。其中“新闻采访”要求学生提出采访建议、拟定采访问题。这些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,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,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。

       4.适度创新,回应学生成长需求

       如实用类文本第17-20题,过去更多是自然科技和文化阅读,今年第一次考查“新闻”,结合教材,围绕“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”这一热点,对新闻阅读、新闻采访、新闻写作进行结构化考查,考查学生媒体素养,回应学生成长需求。第21题作文,让学生对“天空”进行创意解读与个性化表达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;演讲稿“心怀热爱,奔赴未来”,激发学生面对未来的勇气。

二、凸显了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

       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刘蜀黔表示,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有四大亮点,包括:严格依标命题,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;善于设置一些情境任务,让学生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,考查语文实践能力;语料的选择方面,注重了典型性和文字兼美,侧重于对学生的文化浸润,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;此外,凸显了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。

       她同时表示,今年第一次考查学生对新闻的阅读、采访写作,这主要考查了学生要有阅读实用性文本的能力。“今天信息满天飞,哪些信息是权威的,哪些可以解决我的问题?这是今天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信息素养。”

       而在学生写作新闻方面,不是老师直接灌输教一些方法就行了,而是学生要在阅读新闻的过程当中,去探究新闻写作的方法。“这就引导我们老师要去好好地研究教材,用好教材,真正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、教学方式,才能真正把学生教好。”